鄞州:紧盯"三资"家底子 为集体家产戴"紧箍"

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5-04-02 15:04   浏览次数:   文字显示: 打印

  “今天是云龙镇前徐村部分厂房改建工程开标的日子,现在是上午9时30分,根据规定我们将停止收标书,目前共有204家单位参与了投标,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电子投标文件CA锁解密阶段。”3月上旬,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开标室,前徐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姚培英正在现场监督开标工作开标过程同步在“掌上智村”平台全程直播,手机那一端的村民全程“围观”。“这种直播方式很好,公开透明、程序规范,很公平!”前徐村的徐大伯边看直播边说。

  这是该区紧盯“三资”家底,为集体家产戴“紧箍”的生动场景。农村集体“三资”事关农民切身利益,鄞州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整合监督力量,多措并举强化监督,深挖细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严惩蝇贪蚁腐,护航乡村振兴、造福基层群众。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面广、量大,涉及多个行业主管部门的特点,区纪委监委整合区农业农村局、区审计局等多部门专业力量,组成5个联合检查组,综合运用片区协作和交叉检查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对94个重点村、经济合作社开展“拉网式”检查。针对监督发现的合同签订不规范、租金收取不及时和程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农村集体“三资”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三本账”,动态更新,精准督导,推动镇(街道)党(工)委主抓直改,整改到位。

  “是我自己没有把好方向,忘记了党的培养,忘记了自己是个书记,忘记了老百姓,迷失了方向……”这是某村党支部书记侯某写下的忏悔。因利用新村建设项目收受好处,侯某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办案是最有力的震慑。2024年以来,区纪委监委结合信访举报、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情况,对涉及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起底,加强分析研判,对事实清楚、指向明确的快查快办快结;对情节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实行挂牌督办、领导包案、提级办理。同时,坚持数智赋能“三资”领域微腐败查处,紧盯农村集体“三资”全流程运行中易发多发问题,构建“公款私存”“村社干部近亲属虚报冒领公益性岗位补贴”“涉嫌违规拆分工程”等多个监督模型,有效发现传统监督手段难以及时发现的问题,并实现同类问题“一网打尽”。

  针对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发现的突出问题,区纪委监委深入剖析根源,找准症结,制发纪检监察建议6份,推动职能部门织密制度牢笼。目前,已推动出台“三资”管理制度、村(社)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非依法必须招标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管理办法等。

  鄞州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运用“当一周村干部”等手段载体,深入村社一线,摸清群众急难愁盼,深化整治该领域突出问题,推动看好守牢集体“家底子”“钱袋子”,以专项整治“小切口”撬动基层“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