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宋韵传廉音

来源:宣传教育室   发布时间:2024-12-04 15:15   浏览次数:   文字显示: 打印

鄞州作为全国廉政文化的先行地,千百年来涌现出很多廉洁典范,流传着许多廉洁故事,成为鄞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鄞州区纪委监委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激活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以挖掘宋韵文化中的廉洁因素为切入点,不断擦亮“堇邑清风·宋韵鄞廉”品牌,推动宋韵文化与廉洁文化深度融合,持续扩大廉洁文化的影响力和穿透力。素有“中国进士第一村”美誉的姜山镇走马塘村便是鄞州宋韵廉风的一个缩影。

“四明古郡,文献之邦,有江山之胜,水陆之饶”,宋代文物古迹和名人故事在千年古村走马塘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先后走出过76名进士,其中近半数曾担任过监察御史、侍御史、御史。陈矜是有名的侍御史,他勤政爱民,兴修农田水利。陈禾性格刚正,舍身直谏,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为了褒奖陈禾的刚正不阿,赐村名为“忠孝里”。

千年荏苒,陈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清正廉洁故事,在时光的淘洗中熠熠生辉。为了让千年宋韵中的廉基因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鄞州区纪委监委着力打造上下贯通联动、多方协同参与的“廉洁文化共同体”,一体化做好深度挖掘的文章。聚焦走马塘的御史文化,以族谱及各类方志、文集、史书、碑刻文献等为依据,组织专家学者系统梳理走马塘廉洁资源,挖掘提炼“耕读传家、勤俭孝悌、清廉正直、尽忠报国”的陈氏家风家训。重点对走马塘陈氏27名御史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对走马塘御史陈矜、陈禾、陈濂等人廉洁为官故事进行深入挖掘,编撰收录《鄞州清官廉吏传略》一书,在鄞州区廉洁文化馆系统展示。

为全面展现走马塘清廉图景,让群众真正可观、可感、可参与、可分享,鄞州区纪委监委积极创新载体,通过“实景+云端”打造立体化廉洁文化阵地,擦亮古村新貌。积极开辟走马塘廉行路线,将“清”砖黛瓦的马头墙、满目“清”绿的荷花池等廉韵景致,与御史墙、公禁碑、陈氏祠堂、家训家风馆等廉史点位串点连线,推动特色点位整体提升。打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线上家风家训馆、走马塘进士文化廉洁主题馆,编制系列文章、长图、视频在各类平台媒体刊载,推动廉洁文化从“脚下”到“指尖”多点开花。在立体化图景呈现下,走马塘村的千年宋韵、悠悠廉韵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入脑入心的“廉”印记。今年,走马塘村已累计接待参观者32余万人次,其中接受廉洁教育的团队达153批次近6800人。

“鄞县走马塘,代代出忠良。为官持正气,功高得褒奖……”节日期间,走马塘村组织“走马有戏”艺术节,让廉洁题材原创越剧《走马御史》来到陈禾故里开展巡演,让观众们在千年古村中沉浸式感受北宋御史陈禾不畏权势、清正廉洁的故事。

回望历史,宋韵文化一直是鄞州地域的鲜亮标识。除了有一身正气、公正无私的陈禾扯碎龙袍拼死直谏的典故外,还有王安石、史浩、张知白等清官廉吏书写勤廉为民的故事、《三字经》作者王应麟等诗礼名家留下“忠孝礼智信廉”的古训……这些廉洁因子穿越千年,串联起鄞州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廉脉。如今,在鄞州区纪委监委精心打造下,千年宋韵正融入鄞州廉洁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迸发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