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严防乡镇公权力“越界” 大数据开启反腐“探照灯”

来源:区纪委(区监察局)   发布时间:2022-08-13 14:34   浏览次数:   文字显示: 打印

2022年5月31日,鄞州区乡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发出一条红色预警,显示某小学3个印刷服务外包项目的外包单位为鄞州某印业有限公司,公司股东陆某是该小学老师,合计中标金额61110元。经过核查,预警信息属实,存在财政供养人员经办企业违规入围政府定点采购单位问题,区教育局对陆某作出相应处理。

       随着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向乡镇领域延伸推进,越来越多从前不易发现的腐败问题将无处遁形。近年来,针对乡镇公权力涉及面广、权力事项杂、基层自主权大、廉政风险隐患多的实际,鄞州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建设乡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推动乡镇公权力监督工作突破条块分割、监督滞后等问题,加快向整体智能监督转变。目前该应用已在22个镇(街道)运行,纳入监察对象3万余人,被列入全省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场景“一本账”管理。

 图为鄞州区纪检监察干部运用乡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开展日常监督。

 找准乡镇公权力监督的焦点问题、高频需求,是应用搭建的破题关键。鄞州区纪委监委结合近五年来镇(街道)违纪违法高频问题分析,联合22个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梳理出包含12个方面80大项270小项的乡镇权力清单和相应的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及流程图。在此基础上,剑指乡镇公权力廉政风险点高发领域,全员建模、打通数源,量身打造“1+2+N”乡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场景应用体系,搭建起一个应用驾驶舱总屏,运行端、监督端两大功能板块和N个应用子场景,实现对乡镇公权力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在线监督。

 打开应用,可见“重大决策”“公车管理”“工程项目”“服务外包”“惠农政策”“经营性固定资产”“拆迁拆违”等应用子场景。在运行端,各个重点领域核心业务行权轨迹全程在线、留痕可溯;在监督端,来源于17个数源系统的5400万余条多跨数据不断清洗、碰撞,产生预警信息,实现异常数据“一秒亮灯”、疑点问题“一网掌控”。

 “基层监督难,难在精准。大数据监督有效弥补了‘大脚板’监督的空白,切实解决了发现问题难、排查问题不精准、挖掘问题不深等现实问题。”鄞州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举例来说,在“服务外包”应用子场景,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某基层站所为规避采购项目进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将一个近60万元的采购项目,拆分成两个30万元以下的项目进行招标,涉嫌违规拆分项目的问题。

 图为鄞州区纪检监察干部采取“大数据+大脚板”方式,在某农场了解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问题发现是第一步,如何推动问题应改尽改,做实系统治理是关键。针对应用发现的风险或潜在风险点,区纪委监委设置黄色和红色两类预警机制,由区镇两级纪检监察组织分级分类开展核查、处理。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及时纳入问题库,按照“问题-预警-处置-整改-治理”的数字化监督闭环管控流程,督促乡镇立行立改,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截至目前,应用已产生预警900余个,处理11人,推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等领域制度7项。

 “在成果运用方面,我们充分运用鄞州已有的清廉指数模型,结合大数据监督预警查实率、整改完成率、问题复发率等指标对各镇(街道)权重赋分,并将清廉指数在平台首页驾驶舱醒目位置公开‘晾晒’,倒逼全区镇(街道)公职人员高效规范行使公权力。”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助力精准防控、精准治理,区纪委监委还搭建起区、镇两级应用驾驶舱,全面显示预警构成、分布、占比和监督成效等预警信息,以及公车油耗最大、惠农政策补贴最高、服务外包总额等重点数据,分析生成多维度可视化图表,量化反映乡镇公权力规范运行和清廉建设情况,直观展示乡镇政治生态“全景图”。

 “乡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实现了对乡镇公权力的全领域、全过程、全天候监督,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鄞州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步,我区将持续深入推进乡镇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建设,不断加大数据采集、模型搭建力度,丰富完善监督应用场景,有效推动数字监督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